4月13日,多家媒體都報道了一則新聞:《李彥宏“下血本”做區塊鏈,意在分享“鏈”紅利》,文中盤點了百度在區塊鏈上的業務布局,最新產品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原創圖片服務平臺“圖騰”。無獨有偶,幾乎在同一時間,騰訊區塊鏈業務總經理蔡弋戈在“互聯網+”峰會上宣布,將在本月23日發布騰訊第一款代號“Z”的區塊鏈游戲。
不只是百度和騰訊,阿里、京東在區塊鏈上的布局也在加速,比如阿里系的螞蟻金服在愚人節發布了Block 7區塊鏈漆概念產品,展示出其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交通汽車行業的圖謀。以BAT(百度、阿里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正在加速區塊鏈業務的布局,而本文則希望復盤他們的區塊鏈布局,來談談巨頭布局區塊鏈,對區塊鏈技術的影響。
《李彥宏“下血本”做區塊鏈,意在分享“鏈”紅利》一文中有一個觀點:
“從去年來看,與其他巨頭相比,百度似乎有點力不從心,在區塊鏈布局上顯然已經落后。不過,在這個戰略轉型的關鍵期,從今年布局來看,百度似乎有迎頭趕上的趨勢。”
不過事實恐怕并非如此。
此前巨頭們對于區塊鏈態度均是謹慎而低調地布局,做了卻不怎么說。事實上BAT對區塊鏈技術的布局,都是從2015年就開始的,其中百度和騰訊在2015年組建了團隊,阿里系的螞蟻金服在2015年成立了興趣小組,2016年大家都進行了小規模應用,比如螞蟻將區塊鏈應用在公益項目來追蹤善款利用情況。
不過,2015-2017年,各大巨頭對于區塊鏈布局一直保持低調,因為此時正是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以及ICO爆紅的時期,李笑來等人賺得缽滿盆滿,泡沫也已十分明顯,許多人以為區塊鏈就是ICO,就是比特幣,比如網易CEO丁磊就曾表示:“區塊鏈本身是一個技術,這個技術是沒問題的,能解決許多問題,應用場景很豐富,不過現在感覺區塊鏈有被過度炒作的情況。”
正是因為不想跟ICO扯到一起,互聯網巨頭都刻意與區塊鏈保持距離,甚至切割關系。記得今年1月,當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已上線虛擬貨幣挖礦平臺“P2P節點”,并且正在招募礦機入駐時,阿里云旋即在凌晨進行辟謠。
2018年,隨著數字貨幣的低迷和ICO被監管部門明確禁止,區塊鏈技術也已洗盡鉛華,成功地去ICO和去數字貨幣化,成為一個行業都認可的極具潛力的基礎技術。BAT也更加愿意公布自己的區塊鏈技術布局和未來規劃。因此,表面上看BAT終于開始布局區塊鏈了,事實上卻是大家一直很重視,很早就在布局,只不過現在才大張旗鼓地做、愿意公開來談而已。事實上,在看完BAT的區塊鏈版圖后,就會發現,說百度區塊鏈布局落后是不符合事實的。
1、百度:提前布局,金融是區塊鏈落地的重點場景。
百度此前推出了一款名為區塊鏈寵物狗“萊茨狗”,火了一把,事實上這個產品只是被百度金融用來展示其公有鏈技術實力的一個營銷,而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業務。2015年百度金融成立了區塊鏈技術團隊,2016年投資了美國區塊鏈技術公司Circle,去年百度區塊鏈技術開始大面積落地,百度金融成為主要的應用者。
百度金融沒有跟數字貨幣或者ICO等“熱點”,而是將區塊鏈應用到金融各個環節,除了公有鏈平臺外,還有聯盟鏈和區塊鏈平臺。
2017年5月16日,百度金融與佰仟租賃、華能信托等在內的合作方聯合發行國內首單區塊鏈技術支持的ABS項目,這個ABS已經得到上交所批復,發行總規模4億元;
2017年7月21日,百度金融推出區塊鏈開放平臺“BaaS”,目前已經支撐了超過500億元資產的真實性問題;
2017年9月19日,“百度-長安新生-天風2017年第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這是我國首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所ABS;
2017年10月17日,百度金融正式加入Hyperledger(超級賬本),成為其核心董事會成員,超級賬本是Linux基金會于2015年發起的推進區塊鏈數字技術和交易驗證的開源項目,其中成員包括:荷蘭銀行(ABN AMRO)、埃森哲(Accenture)等利益體,目的是從技術層面推動區塊鏈。
不難發現,在業務層面,百度區塊鏈在去年下半年加快了落地步伐,最重視的是金融特別是ABS項目的應用。ABS全稱是資產支持證券化,即將一個項目資產的預期收益證券化,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防止項目重復融資、確保資產收益透明可追溯等等。此外,百度的BaaS開放平臺是業界支撐資產最高的金融類區塊鏈開放平臺。可以說,金融已成為百度區塊鏈落地的黃金場景。
百度最具優勢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區塊鏈也有很多結合點。在金融方面,百度金融是國內最重視智能金融的,早已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反欺詐、鑒權、信用分、貸款、風控等領域,并且積極地將智能金融能力開放出來。
而區塊鏈可以實現數據的記錄共享交換,給AI提供數據基礎;反過來,區塊鏈的重要能力智能合約和分布式存儲,也可以用AI來不斷訓練,進而提高合約和存儲效率。百度金融已在分別應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未來將金融+區塊鏈+AI結合是水到渠成。
從企業負責人的態度也能看到,百度對區塊鏈的重視。李彥宏對區塊鏈的態度是:
“它處于發展早期,但有可能是改變互聯網的的重大技術創新,傳統互聯網make a copy是沒有成本的,區塊鏈讓虛擬物品真正變得唯一,這樣的互聯網和以前的會非常不一樣。”
這種認知在百度體系內正在得到共識,去年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在公布的百度金融的技術布局上,就已將區塊鏈列為與AI并列的科技能力之一,百度副總裁張旭陽在去年也曾明確表態: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會成為場景革命之后新的金融科技革命2.0的核心技術。而從布局時間和深度來看,百度在區塊鏈上都走得很快。
2、阿里:螞蟻金服將區塊鏈落地到生活場景。
阿里系重點做區塊鏈的是螞蟻金服,阿里首席戰略官曾鳴曾透露螞蟻從2015年開始布局區塊鏈。不過,跟百度集中應用區塊鏈到金融的思路不同,它追求應用的廣度,讓外界意外的是,螞蟻最先應用的區塊鏈場景不是金融,而是各種生活場景。
目前螞蟻區塊鏈技術已經成功應用到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保障、房屋租賃房源真實性保障甚至公益中,都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場景,也都有很大的市場,一個最為外界熟悉的應用案例是,2017年11月螞蟻金服用區塊鏈技術來做奶粉正品保障。而愚人節螞蟻金服發布的Block 7區塊鏈漆的營銷視頻則表明,它會將區塊鏈應用到汽車交通上。
在技術層面,螞蟻金服目前在攻克兩個技術難點,一個是區塊鏈高并發、分布式和實時性計算的要求;另一個是將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進行影射,這需要用到IoT、生物識別和AI等周邊技術。
目前阿里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螞蟻金服是急先鋒,而阿里整個體系,包括負責阿里基礎技術設施的達摩院尚未將區塊鏈當成重點,當然都有探索,比如天貓國際和菜鳥聯盟宣布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在物流的跟蹤和上傳上,使得物流的記錄更加透明,嚴防造假。馬云對區塊鏈的態度也相對謹慎,他曾表示,對比特幣“沒有太大的興趣”。不過,“話說回來,我自己認為比特幣技術(區塊鏈)功能非常強大,但我們看比特幣非常小心。”
3、騰訊:微眾銀行先行,正在穩步推進。
騰訊對于任何新技術都有固定的風格,先布局,再應用,應用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早在2015年,騰訊就已成立區塊鏈團隊,不過是研發先行,做技術探索,通過聯盟鏈技術,將區塊鏈落地到微黃金、供應鏈金融、電子存證、公益尋人等項目中,基本都與金融有關,外界同樣知之甚少。
騰訊還搭建了一個區塊鏈的基礎架構平臺,叫區塊鏈即服務(BAAS平臺),供區塊鏈開發者使用。在AI諸多技術上騰訊都是“后發而至”,可能會先做技術布局,但應用落地卻會相對謹慎。
馬化騰本人也曾就此表過態:
“區塊鏈是個熱門話題,大家都在談,很多游戲公司在發數字貨幣,誰都能發一個貨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騰訊不會發。區塊鏈技術有創新的地方,可以用在票據溯源等方面,具體怎么發展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得更清晰。”
而騰訊旗下的金融科技獨角獸微眾銀行在區塊鏈上反而積極一些,兩年前微眾銀行就發起了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金鏈盟)。一年前微眾銀行推出基于騰訊云的聯盟鏈云服務(Baas),跟百度金融的BaaS推出時間差不多;2016年9月底,微眾銀行與上海華瑞銀行宣布共同開發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臺上線試運行。
前幾天,馬化騰公布騰訊區塊鏈已落地到醫療領域,目前已和廣西柳州合作,實現電子處方不被篡改。從騰訊最近對區塊鏈技術的表態來看,它正在加快對區塊鏈的應用步伐,不過騰訊的思路是先“做深做透場景”,目前更多是在驗證階段,尚未規模化應用到業務。騰訊區塊鏈業務總經理蔡弋戈的說法是:
“區塊鏈技術仍處早期,騰訊更關注把現實世界的憑證在數字世界實現,例如票據的認證。”
可以看到,BAT對區塊鏈的態度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
第一個相同點是,三大巨頭都不碰ICO,不玩兒數字貨幣,而是注重將區塊鏈應用到公司業務中,同時也都強化對底層技術的研發投入,這是巨頭應用做的事情。
第二個相同點是,三大巨頭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機構都以金融業務為主,比如百度是百度金融,阿里是螞蟻金服,騰訊體系最積極的是微眾銀行。
不同點體現在落地路徑上,百度更重視在金融這個場景上做深,有了規模化的業務應用,區塊鏈已經用到生產中,快人一步;而阿里則追求廣度,在各個場景進行落地試驗;騰訊則是先在金融這個特定場景吃透驗證后,再逐步應用到游戲場景中,暫時還不求規模化應用,而是試探性應用。
BAT三巨頭對區塊鏈行業有何影響?
對于一個新技術來說巨頭的態度將非常重要,比如AI,目前各大巨頭都在戰略布局,直接加速了AI技術的發展和落地,同時讓AI創業者有更多機會補充彈藥,比如拿到BAT的投資。BAT對區塊鏈技術不約而同地重視,在我看來同樣會左右區塊鏈行業的走向,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區塊鏈2.0時代全面到來。
業界已經有一個共識,區塊鏈1.0就是數字貨幣,區塊鏈2.0則是區塊鏈與金融的結合,金融的本質就是數據,是信用,是合約,是共識,與區塊鏈天生一對,區塊鏈3.0則是與各行各業、各種場景的結合。
目前百度重點在區塊鏈2.0上布局,百度金融將區塊鏈當成核心技術之一,且在公有鏈、聯盟鏈、BaaS平臺上都有布局,在實現規模化應用后再將應用成果轉化到圖片版權保護等等新場景。而螞蟻則在區塊鏈3.0上布局,尋求區塊鏈在各行各業的落地。騰訊同樣是想在2.0上吃深吃透再落地到游戲、醫療等場景。
盡管大家思路不同最終都會進入3.0時代,不過,目前看來區塊鏈最先規模化應用的場景,應該還是金融。同時也可以斷定,ICO、數字貨幣不會是巨頭的菜,區塊鏈去偽存真的目的已經達到,大家探尋的重點是究竟哪個場景會率先規模化應用區塊鏈,究竟什么是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目前區塊鏈行業,類似于手機行業出現iPhone的前夕。
2、區塊鏈開放平臺讓區塊鏈普惠。
對于大多數非技術企業來說,區塊鏈可能是一個比AI還要復雜深奧的技術,也可望不可即,不只是技術本身有很高的復雜度,區塊鏈還涉及到實體和數字世界的影射,以及計算力等等要求。
正是因為此,百度和騰訊都推出了BaaS——其中百度BAAS的是一個圍繞的開放平臺的區塊鏈生態解決方案,并率先在金融行業得到應用,同時與AI等等七大金融科技能力一起開放,解決百度金融以及百度其他業務擁抱區塊鏈的需求。騰訊的是面向開發者的工具平臺,此外騰訊還有區塊鏈行業解決方案,不只是金融行業。這類平臺的出現意味著傳統行業有機會應用區塊鏈技術,讓區塊鏈成為一個普惠技術。
3、區塊鏈創業者將獲得更多資源。
從BAT發布區塊鏈白皮書、開放平臺等等動作來看,巨頭更愿意帶著各行各業,包括創業者和開發者一起來探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而不是只憑一己之力。而對于創業者來說,BAT巨頭重視區塊鏈還有一個價值就是,巨頭會更多在區塊鏈上進行投資,投資機構也會因為BAT未來可能會收購/投資創業項目,而加大區塊鏈投資力度。
目前區塊鏈創業者很多,不過還沒有獨角獸出現,再加上過去幾年區塊鏈行業被ICO搞得一塌糊涂,現在正是重建的關鍵時刻,BAT的入局,無疑給整個行業吃下一顆定心丸,特別是對于區塊鏈創業者來說,應該屬于好消息。
地址:中國·合肥市高新區創新大道5089號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一號嵌入式研發樓4F
400-168-9850
皖公網安備34019202000142號版權所有 ? 安徽天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備15021665號-6
建筑行業信息化軟件服務提供商智慧工地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做建筑行業數智產品領跑者